第一部分 素材积累
(六)新时代北斗精神
★孙家栋——造一辈子“中国星”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是孙家栋院士践行一生的誓言,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作为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38 岁出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65 岁出任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75 岁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从事空间技术研究 50 余年,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数个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都与他有关,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王飞雪——“北斗将星”
白皙的皮肤,厚重的眼镜,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中,王飞雪似乎并没有传统观念中军人所应拥有的“硬汉”外形。从 95 年起从事北斗的研究,所带领的团队被孙家栋院士誉为“李云龙式的团队”……他极富“误导性”的外形似乎并没有影响他成为卫星导航领域中披荆斩棘、勇敢坚定的“北斗将星”。被誉为“北斗将星”的王飞雪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领域的研究要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当时,北斗系统建设被“信号快速捕获”这一瓶颈问题卡住近 10 年。而那时,刚读完博士的王飞雪和几位同学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干劲提出一套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与信号接收技术方案,请缨攻关任务。“这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科研项目,岂是儿戏?”“这个难题别人耗费 10 年功夫也没有攻克,几个年轻人能行?”当时,面对一群年轻人如此“鲁莽”的行为,各种质疑声也是接连不断,他们的方案甚至在很多内行专家眼中也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有时,奇迹的创造“工具”是那么地微不足道、难以引人注目。“一台计算机、四万元经费、十平方米仓库”构成了王飞雪他们这个年轻团队的全部家当。在默默奋战攻关了3 年之后,当显示器显示出信号捕捉成功的那一刻,所有努力的汗水所浇灌的果实终于散发出芬芳,“几个毛头小伙”就这样成功攻克了困扰十多家单位、数十位专家十多年时间的问题,质疑声也逐渐被赞叹和美誉所淹没。之后,基于研究的结果之上,王飞雪和团队成员再接再厉,最终成功研制出北斗一号全数字快捕和信号接收系统,其成果也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推动北斗建设事业不断发展贡献出重要力量。
★杨长风——“速度与激情”的领头人
北斗建设过程漫长且曲折,每一个过程与环节都不容小觑。2007 年,是我国北斗建设史上“惊心动魄”、极富传奇色彩且至关重要的一年。通常来说,根据规定,导航卫星发射上天必须要有合法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早在 2000 年 4 月 18 日,我国在国际电联组织成功争取到这一宝贵资料,但同时被要求在 7 年内发射卫星并成功收到信号,否则就要自动退出。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北斗团队全员集中火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然而,在 2007 年 4 月,当卫星伴随火箭进入塔架,发射准备在即,意外情况发生了——卫星的应答机出现了异常。此时留给杨长风和团队的修复时间,只剩下 72 小时。在这样紧张且关键的时刻,杨长风明白必须要保持冷静,任何细小差错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任务的失败。随即,他们立刻赶往成都,重新进行检验测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4 月 14 日,这颗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北斗卫星成功发射。此时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七年之限”只剩不到 4 个小时。如今,当再回首当年北斗建设的往事时,我们会愈发明白, 当下北斗系统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有因可寻”的,它离不开历代北斗人背后的艰辛付出,也离不开“北斗精神”作为精神支柱的有力支撑。正是靠着北斗人这种迎难而上的奋勇拼搏精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见证下,杨长风和团队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性成就。在为期两年的时间里,我国发射了 30 多颗卫星,书写了世界卫星导航发展史的新奇迹,被称为“中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