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它反映了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具有人性化、低成本、高效等优势。政府公职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时离不开这一方法。因此,在贵州公考面试中也重点考查这一能力。有时直接考查,例如安抚劝说、解释回应等沟通类题目;有时辅助考查,体现在一些人际、应变等题目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大部分考生作答此类题目时,都能第一时间使用沟通和交流来解决问题,但往往内容抽象、方式机械,效果不佳。普遍出现“沟通容易,有效不易”的问题。因此,沟通的有效性需要考生用心体会和重点学习,才能得到在这一测评要素方面的高分。
一、何为有效沟通
简言之,有效沟通就是让听众接受并引起反响。
任何的沟通都是有目的的,有时是解释,有时是劝说。只要能最优的达到最终的目的就是有效。可以想象一个场景,高考报志愿时,我们为说服顽固的家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大学,绞尽脑汁想理由,徘徊犹豫挑时机。无效沟通的结果是产生家庭矛盾和争吵,最终放弃自己的选择;但有效沟通就会让家人幡然醒悟,支持你的选择。因此,有效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多种问题。
二、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一)审题清
作答此类题目与现实生活中的沟通相同。需要首先明确“我是谁”、“他是谁”、“为啥说”、“在哪说”,再开始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因此答题之前审清双方身份、情景和问题是首要工作。
审题时要深入理解题目信息,需要考生联系实际、身临其境、融入身份、换位思考,明确问题缘由,确定最优目标。
(二)维度准
要达到说服效果,离不开充分的理由做支撑。这些理由的来源便是对题干关键信息的分析和理解,并以不同的内容维度有序展开。常用的沟通维度有四个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示之以法。
1.动之以情
通过与当事人进行情感上的沟通,用感情来打动当事人,进而感化他改变原来错误的认识。简言之就是与当事人产生情感上的共识。常见做法为感同身受、关怀关爱等。
2.晓之以理
帮助当事人对事件影响、利弊、对错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分析,用道理来使当事人信服,明白其错误所在,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去办事。
3.诱之以利
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从利益的角度给当事人分析选择不同方面的得与失,从而激励当事人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进而方便我们解决矛盾。
4.示之以法
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通过讲解其行为的违法违规之处,以及依法应受到的处罚,让当事人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从而改变其行为,最终方便问题的解决。
(三)情感真
达到沟通有效,不仅需要坚实的沟通理由,同样需要适时的、真情的、妥帖的语气、语调、表情等。相反,不合时宜的情感和表达会直接导致被劝说者的对信息的接受不良,甚至是反感。因此需要考生能够根据审题信息,换位思考,表达时入情入境。
若为现场模拟类题目,则可以直接口语化、生活化地表达真情实感。若为普通沟通类题目,则可以在表述时利用“真诚的”、“耐心的”等体现感情的词语。
【例题】
你是一名城管,有一商贩违规占道经营,造成交通堵塞。在你前去劝阻的过程中,这名商贩不但不配合执法,还与你发生了争执,引起周围群众围观起哄。你怎么办?
【解读】
本题在与商贩沟通时,需要意识到主要问题是商贩违规占道经营,因此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围绕着商贩违规占道经营的问题,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示之以法”的方法进行沟通。具体示例如下:
我会与商贩诚恳的沟通,向他说明我能理解他的处境,此摊位是他养家糊口的重要途径,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失去之后,会对他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强调我们不会对他的生活问题置之不理,后续会采取合理的安置办法,希望他能理解我们的初衷,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动之以情)
向商贩说明违规占道经营的危害,一方面会造成交通堵塞,给本来就拥堵的城市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城市的环境,经营所产生的噪音和废弃物会对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话,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顺畅的交通就难以保持。(晓之以理)
对他的顾虑我会向其说明,如果能配合我们工作,处理结束之后,我们会帮助他联系固定经营场所,或者指导他们办理经营许可,从而保障日后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诱之以利)
同时,我会进一步向其讲解关于合法经营的法律法规,告知当街摆摊违法性,告诉其如拒不配合我们工作,我们将依照法律,强制处理,希望他能够重视。(示之以法)
- 上一篇:成“公”考编的“法宝”之避免套路化
- 下一篇:活动组织如何有创意